从墙上到掌中 一块屏的变迁

2020/10/28 10:34:37
1008

“你快看看手机,有没有新的订单来,赶快递要来不及了。”老郑一边帮儿子打包快递,一边不忘催促他照看生意。老郑名叫郑明川,临安河桥金燕村人。自己在老家做点小生意,本想着指不定哪天不想干了,就跟老伴两人在老家享清福,却总被做电商的儿子电话催着来帮忙。“以前不要说用手机做生意了,看个电影都要跑大队的大礼堂里去,哪有现在这么方便!”老郑感慨着跟我们聊起了他家“一块屏”的故事。


上世纪七十年代,神州大地万事待兴。“那时候临安还有生产大队,由乡里统一来放电影,大部分时候都是大队里包的场,每月也就来个一次。”老郑记得一到放电影的时候,整个大队的人基本都会到。


1980年,改革的红利彻底激活了农村经济,衣食无忧之下,电视正式走进了大家的视野。“就在这年,我们村出现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,是村里江治家的。”老郑回忆道,那时的电视机里只有两个频道,一个中央台,一个浙江台。12寸的小框框里,仿佛让村民们看到了另一个世界。外地人穿的什么,吃的什么,出行靠的是什么,一切都那么新奇。首都北京的模样,也是在那时候逐渐进入了大家的视野。“当时电视机可是洋货,日本进口的。”老郑笑道,“他们家每天晚上都放,大家也每天晚上去看。”


1982年的时候,老郑买了第一台电视机,14寸的,不仅电视机大了,频道也多了一个,中央台分出了中央一套和中央二套。作为村里购买电视的“先进户”,他为此也是自豪了好一阵。“那以后,终于不用羡慕别人了。”随着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,1986年,老郑造了新房,1987年成家生娃,两年间完成了三件大事,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。1989年,老郑又下了狠心,决定要换彩电。


敢想就敢做,老郑花下1700多元,淘汰了家里的黑白电视,买下了21寸的西湖牌时髦大彩电。外面的世界一下子有了颜色,频道也多起来了。但电视的信号却很不稳定,因为当时几个村只有两个大信号塔,几百户共用。


为了加强信号接收,老郑就在自家屋后七十米高山上,架起了一根十几米高的木头电线杆,自制了一个加强版的“信号接收器”,用铝线跟家里的彩电天线相连。尽管如此,信号还是时好时不好,每逢刮风下雨,屏幕上更是只有雪花点在飘。后来,随着互联网的普及,电视的地位受到冲击,电脑、智能手机逐渐进入大家的生活。2015年,老郑的儿子郑鑫做起了电商。淘宝、拼多多同时上线,手机上就能操作。


编辑者:fyf808.com

更多资讯请访问 临安房产网www.fyf808.com